十多年前還沒有做樂手,我曾經以證人身分第一次去警局做了筆錄,刑警大哥一句話打字一分鐘,緩慢到我在椅子上坐立難安。
「啊等我打一下這行,要不要先幫你叫便當?」
曾經參加一個德州撲克錦標賽,獲得第三名以及一張澳門APPT亞太撲克巡迴錦標賽的門票,總值大約十幾萬。撲克比賽在台灣並不像國外是一種職業運動,而是被當作賭博看待,所以賽事主辦單位被偵辦,我也收到了傳喚通知單。刑警對比賽內容興趣缺缺,只想知道撲克選手到底可以賺到多少錢,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想報名比賽。
_____
♠️職業撲克選手
我第一個租的工作室不是做音樂,而是在牆上裝了兩個螢幕打線上撲克,每天花十幾個小時盯著十幾桌世界各地的對手廝殺。當時最感興趣的是跟人單挑(heads-up),摸清對手的想法設下陷阱,你來我往非常刺激。
當我投入到一件事就會研究到走火入魔,那時買了30本原文書,從策略、數學、心理、資金管理到FBI讀心術都看,訂閱了兩個教學網站,還找了一小時500美金的教練分析我的弱點,訂了紙本的雜誌吸收新知,也曾經加入過一個職業撲克團隊,拍了宣傳照。
當一個完全體制外的人有一種瀟灑俠客感,不過缺點也明顯有點多,像是無法累積經歷,長時間面對電腦健康堪慮,對金錢的觀念蠻偏差,一件衣服一頓大餐不過一枚籌碼,而家人朋友的觀感也很難應付,每次都要解釋德州撲克不是賭博也很累人。雖然持續發展還是有機會能打出成績,但是樂手工作剛好上了軌道,半年後就決定砍掉撲克選手這條路。
不過玩撲克的經驗讓我學到非常多東西,其中最重要的收穫,就是凡事都要想盡辦法做出勝算最高的決策,很多時候生活工作都會面對很困難的處境,就算做了期望值最高的決定還是有可能會失敗,必須頂住心態不能歪掉(tilt,撲克名詞意指心態崩裂就會做出偏離紀律的蠢事),雖然短期會因為運氣不好遭遇下風期,但是長久下來一直做正確的決定,細水長流的正向累積還是會帶來正面的收穫。
除了保持心態平靜面對波動,我也學到快速做決定的習慣,在牌桌上除了手中的底牌之外,還要記住對手的習性,過往的交手紀錄,在網路上雖然看不到表情,但可以看下注時間差,或是籌碼量有沒有重複模式,總和各種變因來判斷是否跟注加注或是棄牌,一切資訊都要在短短十幾秒中做出快速的抉擇,就算判斷失誤事後可以再做檢討,修正自己的漏洞避免重蹈覆徹就好了。 經歷2年。轉換期6個月。
想參加世界撲克大賽。
_____
🔬分子生物學研究
我設計過一個跑步機讓老鼠跑馬拉松,目的是研究運動的減肥效果,比較與斷食或吃減肥藥在基因表現層次的差異,短短四線道跑道的底端有電擊器,是一個運用恐懼感的激進減肥法。後來發現老鼠好像被電到太麻會偷懶,所以還多加了奪命釘子牆,不認真的老鼠就會絕望的遭受皮肉之痛。最終實驗結果老鼠運動真的會瘦,而且比較不容易復胖,但諷刺的倒是我胖了不少。 在中研院做減肥代謝研究,探討藥物、節食、運動、環境對減肥基因表現的影響,老師相當嚴格壓力一直很大,我對研究也漸漸失去興趣。不過當時研究室是使用Mac電腦,讓大學時用習慣PC的我有了新的體驗,無意間發現GarageBand這個入門音樂軟體,進而在24歲時開啟了我對編曲的興趣。
大學四年念農業化學系,兩年碩士班在醫學院念生化跟分子生物學,在中研院當了五年研究助理,這段時間我一直在玩樂團,把唸書做研究當成我的人生備案,想說如果音樂這條路沒搞頭,至少可以回去讀個博士班(後來真的唸了一個月)。一路上做了水稻、肝炎病毒、減肥、中藥、基因庫等基礎研究,從來沒有做出什麼驚人的發現,對世界毫無貢獻也浪費納稅人的錢,在三十歲前夕就決定徹底脫離科學這條路。
在碩士班的兩年對我影響非常大,我的指導教授對於細微線索觀察入微,總是能提出精闢的問題,幫助我養成了邏輯思考能力,無止盡的失敗也鍛鍊了心智的強度。獨立思考也是我在科學研究中獲得的收穫,要從無數的期刊研究中找到蛛絲馬跡,不停的修正實驗方法來證明自己的假設,追求突破的欲望也讓我不輕易對挫折妥協。
經歷11年。轉換期11年。
把實驗室的雞帶回家養。
_____
🎸Bass手
從大二開始彈bass,讓我在音樂中找到了熱情,接觸到許多有趣的人,年輕時玩樂團的朋友在二三十歲後陸續進入音樂產業,我也開始做藝人的樂手到處演出,參加國外音樂節與各種大型演唱會,去了許多這輩子沒去過的城市。演出時總是帶來大量的腎上腺素,慶功宴更是吃遍各地美食,將興趣變成職業對當時的我來說實在過度美好,演出時觀眾的焦點都在歌手身上,樂手的壓力相較之下比較小,收入也比玩樂團好上許多。
樂手是處於音樂產業鏈的最下游,演唱會或是製作預算經過各層分配後,能夠爭取的空間與自由度並不高,通常做多少事拿多少錢,很難有辦法將自己的想法擴大。就像季節性水果當季才好吃,年輕的歌手需要年齡外表相仿的樂手畫面感才好看,年紀大的樂手也可以跟成熟的歌手一起老去,唯有能力最強的人才能突破這個限制,延長賞味期限來獲得最高的報酬。
從玩音樂以來,我知道自己不是技術或想法最強的bass手,不管怎麼苦練就是有許多天才把我甩在後面,所以在做樂手後的第二年我就決定開始嘗試更多出路,那時上網找到Berklee的網路課程,一有空就花時間練功,上過編曲、混音、母帶後製、配唱、電子音樂製作等課程,漸漸累積能力與信心,開始接各種編曲、配樂跟製作的工作。
同時做著樂手與編曲大約過了5年,漸漸對於樂手工作感到厭倦,華語流行歌常常第二次主歌才有bass,如果一直演出同一首不喜歡的歌心情會很差。演唱會的交通移動時間漫長,沒辦法做很有效的運用,淡季工作也很不穩定,另外時常會有能力不足的無力感。當編曲累積的credit與收入跟演出出現一個明顯的交叉點,我考慮幾個月後決定放下彈了半輩子的bass,掛到牆上當裝飾品。
做樂手對我音樂生涯影響很大,許多演出經驗都是很好的養分,更能了解什麼樣的改編在演唱會能引起全場沸騰,或是在頒獎典禮做出提升歌手層次的秀。如果演出樂手是我認識的朋友,我也會故意編一些不符人體工學的節拍整人,在現場看到自己做的音樂被演奏出來更是另一種層次的滿足。很幸運的是我有機會跟許多頂尖的獨立創作歌手合作,演出許多國外的音樂節開了很多眼界,讓我的思考模式不會侷限在既定的工業規格,進而發展我的個人風格。
經歷19年。轉換期5年。
最愛Glastonbury。
_____
🎧製作人
「人生不是不斷累積,而是去蕪存菁;並非每天增加,而是日日減少;修養的高度取決於對簡單生活的追求」-李小龍
我很愛分享這句話,我在製作最後的步驟,就是一直把多餘的東西刪掉,追求舒服的平衡感。在正式放棄一個專業前,我都會轉換成斜槓觀察模式,這個過渡期短則數月長則數年。如何分析要不要跳到下一個新專業,可以從收入、發展性、或是符合自己的興趣,當然運氣好能兼備是最棒的。相差太遠的專業通常不能有加乘效果,斜槓也沒法把專業做到極致,通常要完全放棄其中一個技能,才有時間與精力在另一個面向突破。 在同領域中的職能有機會可以加乘,音樂製作中的編曲、錄音、混音、母帶後製我都有基本能力,跟其他專業工作者溝通也會更為方便。有一個說法是在35歲之前找到自己的專業,累積十年左右的經驗,在45歲左右成為專家。提早這個過程的作法,可以從學校畢業後十年內找到自己的專業,並在下一個十年成為專家。
先不論成功的定義是什麼,對我來說,人生的轉折看似都是偶然發生,不過背後都會有長時間的醞釀與累積。我意識到一切經歷都會環環相扣,要不是我大學開始玩樂團,後來也當不成樂手;沒有去中研院當助理,也不會接觸電腦編曲立志當製作人;沒有玩線上撲克,也不會租工作室繼續做音樂;要不是想要更了解音樂產業的規則,我也不會成立廠牌;要不是當過老闆,我也不會做一堆超過自己能力的蠢事。如果沒有經歷這些被我砍掉的專業,我寫出來的文字應該也沒有這麼有趣了。
面對大量的失敗,可以選擇捨棄、繞路或是從中學習,因為這就是人生的分歧點,端看你如何去面對。正因無法事事如意,所以才能獲得新視角,遇到艱困的狀況,就當作鍛鍊的機會,開發新的能力與提升視野,提高自己的存活率,也能過得更開心。
經歷10年。製作人也有賞味期限。下一個還沒有。
_____
「我打算去吃公館小河岸對面的百合燒臘,叉燒燴飯」我沒說出口,但內心是這樣想的。
Opmerkingen